名医资讯网 > 资讯  > 正文

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建成,为可再生绿氢探索提供新方案

时间:2025-01-02 13:27:14  来源: 天眼查  阅读量:15358次   会员投稿

近日,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氢相结合的方式,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新路径。

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用于炼化生产或氢能车辆加注,生产过程完全在工厂内进行。

绿氢是指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的氢,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我国沿海地区和海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具有绿电生产绿氢的资源优势。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将不稳定且较难储存的绿电资源就地转化为相对容易储存和消纳的绿氢资源,还能节省淡水,为氢能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和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攻关,通过研发特制的关键设备和特殊工艺流程,成功攻克了耐氯电极技术、高性能极板设计以及海水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应用场景的高度耦合互联。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氢能相关企业超3780家。其中,2024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560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十年来,除2022年稍有下降外,氢能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并在2023年达到顶峰,为570家。

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氢能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5.59%。

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建成,为可再生绿氢探索提供新方案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突破1200万台,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日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1235.2万台,同比增长49.5%。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46.0万台,...

2024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或超8万亿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举办,提出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今年1至11月,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

电动车管理新举措:广州将发电动自行车外卖专用号牌

近日,广东省公安厅上线民声热线栏目,就电动自行车管理等焦点问题进行回应。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负责人介绍,广州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针对外卖等行业的专用号牌,以及配套的管理规定,相关号牌...

商业航天新突破,我国成功发射四颗SAR卫星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7日2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209~1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农历新年临近,蛇年生肖饰品走俏市场

还有一个多月就到农历蛇年。在全国多地,各式各样的“蛇元素”饰品已经被摆上货架。它们多以卡通化、时尚元素为主,颇受年轻人青睐。在不少商场超市,各个饰品销售门店内已经是红彤彤一片,挂满了喜...

冰雪旅游在南方或更有市场,“尔滨”热打响全国冰雪竞技赛

冰雪旅游的热潮随着冬季气温下降而逐渐升温。与往年不同的是,南方地区大张旗鼓地走上了冰雪旅游竞争的擂台,与北方的“尔滨”们争抢游客。近日,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2025...